來源:中國普洱茶網 | 2014-11-18
??中國普洱茶網訊:GB/T22111-2008《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規定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什么用曬青毛茶作為普洱茶原料?曬青毛茶作為普洱茶原料對普洱茶后期陳化“越陳越香”有什么作用?盡管國標已做了明確規定,但仍有很多茶葉愛好者或消費者對此問題存在疑惑,下面就此問題,談一下粗淺看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迪和幫助。
??一、歷史的傳承
??普洱茶是云南歷史傳統名茶。它誕生于蠻夷之地,許多土著少數民族只有語言而無文字,因此現在我們很難定論普洱茶最早產于何時。不過,我們透過諸如基諾族、佤族等云南少數民族有關孔明與茶的傳說,可以推斷普洱茶歷史應不晚于三國時期,其貿易始于唐,聞名于明,極盛于清。普洱茶的發展是云南當地少數民族對當地茶樹資源發現利用及與巴蜀、中原茶葉加工技術影響推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工藝演變過程,大致可分以下幾個階段:散收無采造法階段;普洱餅茶階段;普洱茶自然陳化工藝階段;現代人工渥堆陳化普洱茶工藝階段。散收無采造法階段的普洱茶實際就是曬青毛茶,鮮葉經曬青、揉捻工序直接曬干成毛茶。到了明萬歷年間,謝肇淛《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梢?,明朝云南已將曬青毛茶蒸而成團,成普洱團餅茶,并通過茶馬古道將茶葉長途運往西藏、南亞及中原地區,并形成自然陳化普洱茶。到了現代,以曬青茶為原料經過人工渥堆、快速醇化,形成人工渥堆普洱茶。當然隨著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曬青茶的加工工藝也在不斷演變。